穿越現場丨2017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物資交流會
在這秋意漸濃的金秋九月,在華創公司16樓大會議室召開了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區域物資交流會議。與會的人員有來自浙江省內杭州、嘉興、溫州、臺州、湖州、舟山、奉化分公司負責人、采購部經理、項目經理、投標人員、采購人員等。會上華創物資中心負責人蔡維君介紹了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以及公司在2015年新三板上市后提出的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機遇。
公司對物資中心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希望物資中心能夠抓住現在的發展機遇,在公司快速發展的同時,配合公司事業發展中心通過互聯網+平臺,建立采購聯盟機制,與分公司實現共贏共享。
世界正在發生變革-----互聯網+生態下企業的思考
變革
銀行業的變化
現在去銀行存錢的更多是老年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余額寶等互聯網理財模式,短短一年,竟然達到用戶6383萬,使用率10.1%,阿里-支付寶;騰訊-微信紅包;百度-百度錢包;京東-京東錢包等。造成了對銀行體制的不可忽視的沖擊。
購物途徑的變化
小型商店、百貨公司、超市→京東、蘇寧、淘寶、1號店等互聯網商店的產生使得終端用戶屏棄了渠道中介,直接與貨源見面。大大降低了購物成本,方便了用戶,同時強壯了物流體系。
對建筑智能化集成企業的沖擊
建筑智能化集成企業實際上是開發商和產品生產廠商的中介,是一種傳輸渠道,長期以來,絕大部分智能化集成企業存在技術含量低、沒有自主研發能力,本質上是一個安裝公司的弱點。因此,互聯網+生態極有可能對我們這一個行業造成巨大沖擊。即開發商直接和產品廠商聯系,拋開中介,由產品廠商完成工程,如可視對講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等。
個體主義、服務成本越來越低
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都是互聯網+對自行車廠商、汽車廠商、出租汽車行業的挑戰。
去中介化的結果是資源直接和個體結合,其結果是個體主義的發展,因此企業應越來越重視客戶端,或是終端用戶,為個體或是終端用戶服務將是發展的大趨勢。
眾創空間形成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微信群)使得各種群體空間應運而生,產生了眾創空間:以用戶價值為導向,一大群從事相同開發工作的技術人員利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集結在一起,交流開發中遇到的難題,使得二次開發由單一團隊資源驅動型開發,發展到群體開發,釋放出巨大的爆發力。打破工業化時代下產業邊界和顛覆傳統商業生態模式,實現價值重構生態體系。
互聯網+時代技術本質是服務
2017年9月1日同時也是華創物資中心采購平臺正式成立的日子。這次會議的意義是要把華創總公司及分公司的物資人員聯系起來,團結起來,聯盟起來,讓它產生新的價值。
我們也在思考未來互聯網+生態下對智能化行業可能造成的沖擊與影響。
思考
企業如何在互聯網+生態下的免費服務和企業賺錢的生存之道中取得平衡?
如何保證集成商當前幾乎沒有利潤的處境?真正實現線下和線上相結合,是企業都要探索的問題。
電商平臺是互聯網+生態下的發展方向,但是如何平衡線上和線下的利益?
大家相互交流采購中碰到的問題,難點,并相互分享各自寶貴的采購經驗。
通過這次會議建立了物資平臺交流機制,物資中心是專業為華創分公司提供物資采購交流的平臺,主要服務于分公司采購,是非盈利性為目的部門機構。物資平臺將為華創體系內分公司和產品廠商搭建專業物資采購交流平臺。今后將通過物資平臺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物資招標機制。給廣大供應商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